2019年5月1日至2日,我所常江教授在我校建筑学85级校友薛刚处长、知名建筑摄影师王俊彦的陪同下,带领由太原科技大学和太原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组成的“山西工业遗产”调研组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和阳泉市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分别考察和调研了已有百年历史的“晋华纺织厂”和国家工业遗产阳煤集团“阳泉三矿”。两天时间里,调研组成员与相关各方通过座谈会、访谈、资料查阅、实地考察等调研方式,讨论和交流了晋华纺织厂和阳煤三矿旧址的保护、更新、转型、开发激活的方法和模式,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5月1日上午,调研组在晋华纺织厂进行实地考察。晋华纺织厂是山西近现代重要的工业遗产,创始于民国十年,是山西全省规模最大的国有纺织厂,占地面积81021平方米。1919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列强的入侵,一直走在发展和变革前沿的山西,涌现出一批希望用技术改变中国命运的实业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晋华纺织厂。但随着国家整体经济体质的转变,历经百年风雨的晋华,由于种种原因不堪重负,在2006年宣布破产,轰鸣了近百年的机器声归于沉寂。 课题组成员了解了晋华纺织厂的历史变迁,并与现在进行旧厂址利用改造的项目负责人刘征及其助手姚远等人,就纺织厂保留现状、发展方向、改造规划、未来建设等进行沟通和思想交流,参与调研的团队成员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晋华纺织厂的认识和希望发展的方向。宾主一致认为,一定要在保护中求发展。
晋华纺织厂调研
5月2日,调研组来到了阳泉煤业集团所属的阳泉三矿。 阳泉三矿作为百年老矿,从1907年山西商办保晋公司将其命名为“第三矿厂”,已走过112年风雨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矿累计生产煤炭2.4亿吨,荣获80多项国家、省部级荣誉,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2018年12月18日,阳泉三矿被正式收录为国家工业遗产。在阳泉三矿的机关办公室,党委书记梁献瑞接待了调研组。梁书记就阳泉三矿的前世、现在及其未来向调研组成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目前三矿即将关闭,产业转型迫在眉睫,阳泉三矿的发展,必须和阳泉市的发展结合起来,三矿将从资源转型到文化转型,以历史和文化为资源,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工业文化旅游园区,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阳泉市的经济发展。随后,梁书记带领调研组实地考察和调研了三矿,开展为期一天丰富而又充实的调研工作。离开阳泉三矿前,常江教授代表所有人员表示,阳泉三矿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生活,也有故事的地方,课题组一定把目前完成的《中国工业遗产-山西卷》的工作完成好,而且,会把阳泉三矿作为一个重要的实例加以剖析,并愿意为阳泉三矿的转型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阳泉三矿调研 阳泉三矿调研
两天的实地调研既为下一步工作建立了良好的通道。调研组收集了有益的素材,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扩大了团队成员的知识,认清了工业遗产现状和再利用的艰难。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路上。再结合当下的信息科技,运用现代手法运营,加强宣传力度,盘活企业资产和工人归从的同时,也将大力带动阳泉市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