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常江教授应邀出席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发布者:孙婧发布时间:2019-05-01 浏览次数:618

2019428-29日,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欧比较高层论坛在龙城太原召开。本次论坛由太原师范学院主办,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和发展导报社协办,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和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承办。会议邀请了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尚义、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山西省住建厅巡视员、中心首席专家李锦生、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孟兆国、发展导报社社长胡向泽,以及来自德国科隆大学的Soyez Dietrich教授、荷兰工业文化基金会deBoer   Hildebrand常务董事、西班牙泰罗萨(加泰罗尼亚)科技工业博物馆Casanelles Eusebi   Rahola副主席、比利时工业和工程遗产委员会Paul Lawitzke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常江、深圳大学教授李蕾蕾等国内外专家出席。

本次论坛上共有9位嘉宾,其中4位海外嘉宾受邀作主题演讲,涵盖以下4个主要议题:1)资源型地区工业遗产研究新进展;2)欧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及启示;3)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4)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工业遗产与旅游开发。

  

  

429日上午,与会专家在太原师范学院格物楼713召开了圆桌会议,会议围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与意义;欧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及借鉴;欧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困境及教训;资源型地区或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等几个主题展开了讨论。在场专家各抒己见,达成了以下几个共识:工业遗产的界定、选择标准;利用区域特征塑造区域特色景观;要处理好政治、企业和民间的关系;通过教育宣传示范作用来推动工业遗产的规划和保护。随后,在会务组的组织安排下,与会人员前往大同,实地考察了山西大同晋华宫煤炭博物馆和建于大同煤气化公司煤气厂旧址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我院常江教授作为主要嘉宾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做了题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采矿迹地再利用研究”的学术报告。常江教授指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必须考虑采矿迹地再利用。采矿迹地不应作为孤立、游离于地区发展的独立工矿区内闲置和受影响的用地,而应思考后工业时代应如何处理采矿迹地的历史和未来?如何在矿区产业转型和生态重建过程中发挥“采矿迹地”的作用?如何确定采矿迹地在区域中应承担的新功能?采矿迹地从负担到资源的转变,不仅仅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考虑,也需要从环境和生态方面考虑,不仅要考虑城市的利益,更要关注矿区村庄和村民的未来。同时,采矿迹地的再利用,也需要政产学研的通力合作,应强化政府的引领地位,突出企业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研)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