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到12月09日,我院城乡规划学科组织了主题为“存量规划语境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系列专题报告。在罗萍嘉院长、常江教授和朱文龙副教授的邀请下,共有八位国内外专家受邀采取线上方式做了主题报告,他们分别是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Prof. Dr. Bernhard Mueller、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高级研究员Dr. Paulina Shiappacasse、德国波恩大学地理所孔洞一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Dr. Martin Goffriller、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甄峰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徐苏斌教授、德国莱布尼茨生态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Prof. Dr. Wolfgang Wende和Prof. Dr. Ralf-Uwe Syrbe,专家们从遗产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及乡村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为我院师生共作了报告11场。 在遗产保护方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徐苏斌教授做了题为《二十世纪初日本对中国的古迹调查》的专题报告,德国波恩大学孔洞一博士作了题为《德国文化景观概念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院副教授Martin Goffriller分别作了以《Thinking Heritage》、《Document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Adaptive Re-use》为题的三场报告。几位教授分别从城市建筑文化和景观文化特色研究、保护缘由、保护内容、以及对遗产记录和适应性再利用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为听讲的师生提供了认识文化遗产的多元视角和保护利用的创新思维和方法。 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Mueller教授在他的报告中首先诠释了绿色城市的概念,他指出绿色城市是一个集成概念,包括绿色建筑、绿色园林、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强调绿色,更强调城市安全和生态服务功能,规划是建设绿色城市的关键,此外公众参与也至关重要;环境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Paulina Schiappacasse副教授以《欧洲的可持续城市扩张》为题讲述了对欧洲城市扩张的比较研究,并指出,虽然不同国家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不同,但欧洲国家的城市扩张是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展开的;南京大学甄峰教授作了题为《智慧城市规划理论思考》报告,分享了他们团队对于智慧城市建设问题与规划的研究和思考,并解释了其构建的人-技术-空间一体的智慧城市规划框架,探讨了智慧城市规划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来自德国莱布尼茨生态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的Wolfgang Wende教授和Ralf-Uwe Syrbe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城市棕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与重建》和《绿色城市再生: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报告,讲述了针对城市内部的棕地,如何对其进行生态价值和潜力评估,并结合城市空间发展和绿色基础设施状况,甄别和决定哪些棕地适合转为绿地,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持,以及如何通过指标量化城市绿色空间、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对绿色城市的建设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此外Ralf-Uwe Syrbe教授还应常江教授的邀约,以《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下的德国乡村可持续发展与柔性旅游》为题做了有关德国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开发的报告。他指出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整个社会层面的支持,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作用、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并结合德国的实际案例进一步指出旅游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是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量规划语境下城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报告的组织和完成,是城乡规划学科在与国内外专家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发展方面一次新的尝试,在罗萍嘉教授和常江教授搭台的基础上,学科的几位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其中,邓元媛、冯姗姗、周宏轩三位副教授分别主持了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报告,朱文龙副教授作为对谈嘉宾参与了智慧城市规划的学术对谈,李成副教授则作为翻译,为听讲的师生翻译了两场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报告。11场报告在师生们的积极参与下,每一场都是以热烈的讨论而结束,报告专家与相关师生,既交流、探讨西方国家发展绿色城市的先进经验,也热论存量规划背景下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解决路径。这些讨论拓宽了师生的视野,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思想,同时也为我院师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指导,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和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