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同组织的“江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筑专项竞赛展”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隆重开幕。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副厅长顾小平、副巡视员杨洪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中国文化事务的官员杜晓帆、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时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卫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获奖作品相关设计师、设计单位代表、院校领导等参加了活动。
为做好竞赛组织工作,激发设计院、设计师、高校师生等参与竞赛的热情,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分别组织了职业组和学生组的专项竞赛。专项竞赛吸引了包括省设计大师、省优秀青年建筑师以及近100所设计单位和高校的设计师和学生参与,共征集到设计方案522个(职业组280个,学生组242个)。经过专家投票,评选出职业组获奖作品96个,视同获得省优秀规划设计奖;评选出学生组获奖作品20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遴选出首届紫金创意设计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5个,优秀奖10个。此次展出的作品为竞赛主要获奖作品和部分有代表性的创意方案,根据参赛者聚焦关注的议题,展览分7个部分展出,并设立了“作者解读”、“名师讲坛”、“对话大师”等专题活动。 获奖作品共分为七个主题:分别是“ 历史地段、古今交融” 、“ 城墙遗址、当代呈现”、“交通记忆、精彩绽放”、“传统村落、创新发展”、“ 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四维空间、创意畅想”、“ 工业遗产、凤凰涅槃 ” 。根据参赛者聚焦关注的议题,展览分7个部分展出,并设立了“作者解读”、“名师讲坛”、“对话大师”等专题活动。
在城市的历史上,从古代走向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工业化的兴起。因此,工业遗产是城市近代转型过程中的特殊遗存,代表了新兴产业曾经的兴盛与繁荣,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类历史遗产。今天,工业遗产是所有文化遗产中更容易创新利用的一类,因其用地规模较大、建筑空间高敞而有可能容纳许多新的城市功能。此次展出的13个作品分布于不同城市的工业环境中,试图以不同方式强调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特殊价值所在,并以创新性的设计构思呼应城市的发展需求。其中城规所提供的两份作品“夏桥工业广场更新规划设计”获得职业组二等奖,“织廊衍巷 - 权台历史矿区改造更新设计”获得学生组优秀奖。
10月22日,我所邓元媛老师作为获奖设计师参加了“作者解读”环节,与现场向参观者进行了互动。从项目背景、规划理念、规划方案三个方案介绍了获奖作品的创作过程。由于作品中体现出的对矿业用地与城市关系的深入分析,对矿业用地的功能时代意义的重新诠释,引发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这次获奖,是一次思维的创新探索,是城规所长期坚持对产业类用地保护再利用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相信城规所在今后的实践中,会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改善城市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