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建筑系承办的“2015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及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年会”在上海胜利闭幕

发布者:孙婧发布时间:2015-04-21 浏览次数:487

      2015年4月18日,为期2天的“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在上海落下帷幕。来自国家民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等部委和机构的领导出席论坛,各大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全国多个市县乡镇的有关领导以及中国景观村落代表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建筑系和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承办。


      年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章程》和《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地方工作站章程》,完成了“薪火相传,迎接挑战”的专委会人员的调整和工作站的授牌。我院建筑系常江教授从前任张安蒙女士手中接过会旗,担任新一届秘书长。委员会旗下成立了七个地方工作站,其中徐州工作站落地我校: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建筑系副教授林祖锐被委任中心主任。


      “为留乡愁多寻古,万语千言总是村”。近年来,从国家各部委多次联合印发有关古村落保护及乡村发展的文件精神,到各学术研究机构、社团组织乃至广大民众,已愈来愈从“留住乡愁”的感召下,将目光聚集到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上来,在全国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热潮。如何才能“激活古村,留住乡愁”?正是此次年会和论坛讨论的主题。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人士,相聚一堂、各抒己见,从不同的专业、学科和视角,进行了广泛深度的解读。


      来自东南大学的著名古建专家朱光亚教授、北京大学的赵杰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专员杜晓帆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成源教授、西南交大的钟毅教授、北航北海学院的朱鹏飞教授、北京土成木寸管理咨询公司的梁君先生及海南博学生态村发展理事会陈统奎先生,分别做了《承前启后,继续探索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道路》、《村落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古村落与文化传承》、《“活”起来的遗产——中国古村落美学精神》、《甲居藏寨民居改造的地域性探索》、《中国古村落调研、传承、保护与发展》、《自然而然,生生不息》、《返乡大学生与社区营造》等主旨演讲,引起了入会者的强烈反响和热烈谈论。


      除了主旨发言,大会还设置了《如何让古村落“活”起来》和《回乡的路如何越走越宽》等两场论坛。来自大学院校、古村落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在外工作和返乡创业的古村代表等8位嘉宾出席论坛,以即兴的方式,与主持人及现场听众进行了对话。


      大会在刚接任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的常江教授启动了“2015中国景观村落评选”的活动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4月18日由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牵桥搭线的侗族风雨桥在上海奉贤海湾区落成开工仪式启动,国家民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周明甫、古建专家朱光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杨善仁、孙统义以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安蒙女士和秘书长常江参加了启动仪式。为本届年会暨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