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乡村 • 设计点亮乡径】建筑与设计学院团队赴安吉参加第三届“两山杯”青年入乡训练营

发布者:常江发布时间:2025-08-25 浏览次数:10

2025820日,第三届“两山杯”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创业大赛青年入乡训练营在“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县鄣吴镇正式启动。我院2022级学生伯欣桐、黄晏鑫、刘秋彤、杨罗钰、黄昀,以及指导老师张潇所组成的团队,凭借作品《云上·乐径——安吉岚音BLOCK至大麓书院乡间游线景观节点设计》成功立项,并受邀参与本次训练营,与全国133支立项团队共同开启一场乡村振兴的实践之旅



团队成员合影

 

启幕:青春入乡,与时偕行 

20日上午,训练营入村仪式在鄣吴镇隆重举行。安吉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徐晟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表达了对青年智慧参与乡村振兴的热切期待。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农业试验站党委副书记张士良等多位嘉宾出席,共同强调高校创新力量与乡土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在授旗仪式环节,各高校团队挥舞旗帜、庄严宣誓,我院学生代表亦在其中。他们手持“青年乡创在安吉”的标语,以饱满的热情回应这场跨越课堂与田野的召唤。 

 

 入乡授旗仪式现场

 

发声:我们的项目,我们的乡径

《云上·乐径》立足于安吉上墅乡岚音BLOCK至大麓书院一段约1.2公里的乡间道路,团队通过景观节点设计与文旅动线整合,试图重塑乡村慢行体验,融合自然感知与文化叙事。

 

 

项目设计主题

 

项目以“云上乐章·上墅诗境”为主题,塑造三个核心节点——

声之森·回响剧场:将水杉林转化为天然声景剧场,悬挂竹简风铃与陶铃,随风、随雨、随人触发清灵音律;

律之憩·乐活驿站:围绕大树打造环形休憩平台,嵌入声波感应地砖与音乐主题铺装,成为社交与能量补给站;

云舞台·山水画境:利用高差构建悬挑观景台,融合激光竖琴与旋转画屏,实现“人景互动、声光共融”的高潮体验。

项目以“云”的流动形态为视觉线索,以“乐”的沉浸体验为灵魂内核,充分尊重安吉竹乡生态本底,运用竹材、陶土、砾石等本土材料,强调低干预、轻建造、高参与的设计策略,力图打造一条“可漫步、可聆听、可互动”的乡村音乐路径。

 

专家评议:音乐主题获赞,落地性受关注

21日举行的项目论证会上,专家组对该项目予以积极评价,既充分肯定了项目创意的独特价值,也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的方向。

一是音乐主题切入点新颖,文化融合度高。   专家认为,团队敏锐捕捉到安吉上墅乡“音乐兴乡”的本地发展脉络,将“乐径”概念贯穿始终,通过风铃、声感地砖、激光竖琴等多维手段,把乡村自然声景与人文音乐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独具感染力的空间叙事,高度契合大赛“创意与乡土结合”的宗旨。

二是关注实践落地,建议继续增强技术可行性。专家组在高度认可方案设计创意与文化融合度的同时,也提出可进一步优化实施中的技术细节与系统性保障。从而在技术上更好地支撑“音乐路径”的长期稳定运行与低成本维护,确保项目从图纸到实体的高质量落地。 

 

 

团队成员汇报现场

 

同行者说:从课堂到山野 

“从图纸到土地,从概念到脚步,这一次我们真正走进乡村的肌理中。”团队队长表示,“安吉的竹、云、茶、乐,都是我们创意的来源。这一次入村,不仅是答辩,更是学习——向土地学习,向村民学习。” 

 

 

采访上墅乡村委负责人

 

 

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

 

正如他们在开幕式口号中所喊出的——“让青春足迹遍布安吉每一寸热土”,这群来自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年轻人,正用图纸、模型与脚步,书写属于他们的乡建答卷。   

 

撰写:伯欣桐

摄影:刘秋彤、杨罗钰

审核: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