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9日9:30——12:00,在建筑与设计学院B203举办了“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设计研究”交流会,会议由吴浩然同学主持,韩雪琦、寇晓丽、王皋、杨沁桦、庄智程和张传芳6位同学进行汇报,常江教授、李昂博士和部分研究生参与了本次会议。 韩雪琦同学以抚顺废弃露天矿为例,针对性探讨了不同废弃露天矿抽水蓄能的利用模式,并提出配套、一体化的生态修复、多能互补、文化旅游的模式化治理方案;寇晓丽同学从棕地群概念和特点分析入手,通过湖北省黄石市这一案例,分析棕地群再生存在的问题、挑战与机遇,提出一致性与差异性、关联性、支撑性策略3个再生策略;王皋同学以贾汪废弃铁路为例,分析矿业城市煤矿废弃铁路政策及沿线空间特征,并根据不同沿线空间形式选取提出交通优化、空间重塑、生态重建、矿区转型、融入自然、文化旅游6个更新利用策略;杨沁桦同学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以浙江清湖古镇为例,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矛盾,提出相应保护发展策略;庄智程同学以安徽淮南为例,通过InVEST模型和供需矩阵测度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并进行多情景模拟下的国土空间优化调控研究;张传芳同学通过知网的可视化分析总结了“历史GIS的城市形态”的总体研究现状,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和微观地块三个层面入手,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构建空间数据库,对不同层面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分析。 交流会上,各位师生认真聆听汇报并积极提出建议,积极与汇报人进行交流、讨论。常江教授和李昂博士对本次参与汇报的同学进行了点评和总结,鼓励大家多参加学术交流会,在交流中进步,为我所学科发展添砖加瓦。
附相关汇报题目及海报
韩雪琦《废弃露天矿抽水蓄能复杂性规划模式化研究——以抚顺露天矿为例》 寇晓丽《城市尺度棕地认知的新视角——棕地群》 王皋《矿业城市废弃专用铁路及沿线空间重构策略》
杨沁桦《文化生态视角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研究——以浙江省清湖古镇为例》
庄智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优化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张传芳《历史GIS支持下的城市形态研究技术框架》 常老师点评和总结 与会成员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