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备受瞩目的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The 7th International EcoSummit Congress - EcoSummit 2024)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峰会由国际生态峰会理事会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爱思唯尔承办,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以及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等多家支持单位联合协助。此次峰会主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拓可持续和理想的未来”,吸引了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参会。 2024年12月17日下午,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生态文明与矿业城市和地区可持续转型”分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C303会议室召开。此次分论坛由我院穆勒院士领导的矿业城市研究团队承办。分论坛聚焦于探讨矿业城市和地区可持续转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探索在“后煤炭时代”如何进行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我所Bernhard Müller院士、王梓懿副教授负责组织本论坛。 论坛上半场,首先由Paulina Schiappacasse教授带来了题为《欧盟褐煤地区的能源转型政策与策略》的报告;接着Bernhard Müller院士做了作题为《德国的煤炭淘汰与可持续发展转型:碳中和与地区发展的新视角》的报告;随后,王梓懿副教授带来了《中国煤炭开采的地区差异和影响机制》的报告,最后,赵立元老师做了《从经济社会复兴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综述》的报告。上半场的4场报告主题既关注矿业城市和地区转型发展的国际和国内政策,又深入解读了其转型发展的实践案例与规划策略。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学者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论坛下半场首先由博士研究生李灿坤作题为《NbS与其在中国煤炭城市空间规划的角色》的报告;随后,李昂博士做了《中国矿业城市生态修复后的生态网络韧性:策略与效益》的报告;最后,常江教授作题为《煤炭资源型城市蓝绿空间的时空演变——以徐州为例》的学术报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指向了NbS概念、生态网络韧性及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蓝绿空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国内外学者就下半场报告中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生态文明与矿业城市和地区可持续转型”分论坛作为本次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和学习,对国家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与认识。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了解国内外生态领域学术前沿,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扩大了我所学术团队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增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撰文:李灿坤 摄影:李灿坤 |